1. 标题
基于DCGAN地形纹理生成模型的DEM空洞修复
2. 成果信息
Qiu, Z., Yue L., and Liu X. (2019). "Void Filling of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with a Terrain Texture Learning Model Based on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." Remote Sensing 11(23): 2829.
3. 成果团队成员
邱中航,本科,154.com皇冠,主要研究兴趣为遥感图像处理,深度学习等。
岳林蔚,博士,154.com皇冠,副教授,主要从事三维地理空间数据质量改善,遥感数据融合,水资源环境监测应用等研究,联系邮箱:yuelw@cug.edu.cn
刘修国,博士,154.com皇冠,教授,主要从事遥感信息提取及其地学应用、地学大数据建模及可视分析等方面研究。
4. 成果介绍
在缺少有效观测值的情况下,传统的图像修复算法对单源DEM数据的修复难取得较好修复效果。本文利用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(DCGAN)对DEM数据的特征挖掘与学习能力,通过对具备相似地形纹理的DEM数据进行训练学习,结合数据缺失区域的邻域信息对DEM进行修复,构建基于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的地形纹理生成模型,模型结构如图1所示。
图1 地形纹理生成模型(TTGM)结构示意图
自适应地形纹理生成模型由生成器(G)和判别器(D)组成,输入随机向量z,生成模型可以模拟训练数据生成具有地形纹理的DEM数据,而判别器可以提取生成数据特征,与具备真实地形纹理的训练数据进行对比,通过判别和误差回传来更新深度网络的权值,最终得到一个可以稳定生成符合真实地形纹理特征DEM数据的模型。为了得到更加符合地形起伏规律的生成数据,本文利用高程、坡度和地形起伏度等多个因子组合构建训练数据样本集;在判别器模型中使用步幅卷积(strided convolutions)来替代空间池化(pooling),有效消除生成结果中的伪痕效应。同时,构建由像素一致性约束项、加权区域感知约束项以及数据分布先验约束组成的损失函数,根据输入的待修复数据估计数据的分布空间,确定输入的随机向量z。
本项目在全球四个主要山脉分布区域选取DEM数据构建训练数据集(图2),通过蒙特卡洛随机裁剪的方式得到了70000幅尺寸为64x64的DEM数据,其中70%用于构建训练数据集,30%用于构建测试数据集。经过训练的地形生成模型实现输入含空洞的山区DEM数据,可以对无数据区域进行有效修复,重建地形纹理。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,与传统插值方法相比(图3-4),本项目基于深度网络构建地形纹理生成模型,能够处理较大空洞区域,重建自然的地形纹理。同时,基于地形纹理生成模型的处理结果能够用于地形特征提取等应用,与参考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,因此能够提升DEM数据的有效性。
图2 训练数据选取及训练集构建
图3 实验结果展示。(a)和(d)为空洞数据,(b)和(e)为样条插值结果,(c)和(f)为本项目方法处理结果。
图4 实验结果效果展示